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同志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答记者问

问:临近年底,国内外各方面高度关注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请问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预期?
答: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就业物价基本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宏观指标表现较好。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4%,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2月份高点回落0.6个百分点。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生产供给稳步回升。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工业生产有所加快,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服务业增势良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9%,前三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市场需求较快恢复。消费热点亮点明显增多,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2%。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质量效益持续改善。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前10个月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3.7%、26.7%。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恢复向好,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市场信心不断改善。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8%,连续2个月上升。国际主流声音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分别将2023年、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4.2%上调至5.4%、4.6%;经合组织(OECD)近期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1%上调至5.2%。

展望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一是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些都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是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中国是全球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短板领域、薄弱环节和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将为需求扩大注入活力。三是拥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还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四是拥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都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是拥有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中国宏观调控体制更加完善,政策储备工具不断丰富,在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将为驾驭各种复杂困难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编辑:叶攀】
中新网苏州12月6日电 (周建琳)《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5日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年近九旬的阮仪三出席开幕式并向苏州美术馆赠送珍贵手绘图。
踏入展厅,《青春岁月》是文献展的第一篇章。“钮家巷傍着一条小河,河上有七八座通往对岸人家的户桥,河边有一排大树,景色很好的。”这是阮仪三童年记忆中的苏州平江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他感慨道:“苏州,是我的乡愁,是我出生的地方。”
《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 苏州美术馆供图
17岁那年,阮仪三报名参加了海军。当兵5年后,阮仪三考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毕业后的阮仪三留在同济大学教书,但更多的时候他身处在中国古城古镇保护的第一线。
第二篇章《故乡情愫》展示了阮仪三在苏州古城保护与规划方面的重要文献材料,如首次提出平江路绝对保护区概念的规划文稿、《1997年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等。苏州古城的保护凝结了众多人的心血,阮仪三的贡献是显著的。

1987年,阮仪三带领学生设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自此开启了保护苏州古城的实践之路。按苏州原有的双棋盘河街格局,阮仪三把古城划分为54个街坊,制订相应的保护规划。这54个街坊的划定和保护指标的确定,为苏州古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核心规划思想沿用至今。
《护遗之路》是文献展的最后篇章。站在展厅里,古稀老人庄春地久久不愿离开,他曾任周庄镇镇长,是古镇从保护、发展到走向世界的见证者、推动者。“周庄是幸运的,在1986年遇见阮仪三。”展厅里,庄春地与阮仪三的通信原件,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1986年,阮仪三教授帮助周庄制订了《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提出了‘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建议。正是因为这一规划,才使今天的周庄古镇依然保持了完整的历史风貌。”庄春地说:“阮仪三教授身上有一种坚持走下去的毅力,正是这种毅力感染了我,让我愿用一生的心血,去保护、守望古镇周庄。”
不仅是苏州,平遥、丽江、绍兴、潮州等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阮仪三的规划和呼吁下,得到有效保护,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致力于调研和保护历史乡镇,他着力保护的周庄等江南六镇成为我国乡镇保护的范例,推动了全国保护和发展历史乡镇的热潮,因而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美誉。
“今天,在阮仪三先生的家乡举办他的纪实文献展,回顾他的工作、生活历程和学术成果,希望能让参观者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视角去审视我们蕴藏于历史长河中永不断灭的乡愁。”中国当代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评价道,阮仪三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观其过往,“守护古城,留住乡愁”是他的信仰。(完)